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正常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间,测量方式包括腋温、肛温和耳温。
腋温是常用的体温测量方式,正常值为36℃至37℃。测量时将体温计紧贴婴儿腋窝皮肤5分钟,需保持手臂夹紧。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能力弱,测得数值偏低0.3℃左右。体温超过37.2℃可能提示发热,应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肛温最接近核心体温,正常范围为36.5℃至38℃。测量时使用专用肛表涂抹润滑剂,插入深度不超过2厘米,时间1-2分钟。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35.5℃-36℃的生理性低体温。肛温超过38℃需警惕感染可能。
鼓膜温度正常值36.8℃至37.8℃,需将耳道拉直后测量。3个月以下婴儿耳道狭窄,可能误差较大。耳温枪需定期校准,单次测量结果异常时应重复检测。耳温超过38℃且伴有食欲减退需就医排查中耳炎。
口温适用1岁以上幼儿,正常值36.3℃至37.2℃。测量前30分钟应避免进食冷热饮,体温计置于舌下3分钟。口腔溃疡或呼吸急促患儿不宜采用此法。持续口温高于37.5℃可能提示呼吸道感染。
前额体温正常范围36℃至37.5℃,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测量时需擦干汗水,距离额头1-3厘米。剧烈活动后应休息15分钟再测。额温超过37.8℃且伴随嗜睡症状建议复查肛温。
维持适宜室温在24-26℃之间,穿着纯棉透气的衣物。母乳喂养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发现体温异常波动应连续监测,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综合征。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或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