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脂肪比例、增加膳食纤维、定时定量进餐等方式控制饮食。糖尿病饮食管理需结合血糖监测与个体化营养方案。
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替代精制糖类,每日碳水供能比控制在45%-60%。优先食用糙米、全麦面包等低加工谷物,避免含糖饮料和甜点。采用食物交换份法计算主食量,每餐主食不超过2份约50-60克生重。
将升糖指数GI低于55的食物作为主要选择,如燕麦、藜麦、豆类等。高GI食物需搭配蛋白质或膳食纤维食用,如白米饭配合鱼肉和蔬菜。注意烹饪方式对GI值的影响,避免长时间熬煮粥品。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在总热量7%以下,选用橄榄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来源。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将每日钠盐控制在5克以内。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通过芹菜、西兰花等非淀粉类蔬菜补充可溶性纤维。每餐保证150-200克绿叶蔬菜,菌菇类食物每周不少于3次。需注意突然增加纤维摄入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采用三餐两点制,两餐间隔不超过5小时。注射胰岛素患者需匹配胰岛素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峰值。睡前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或坚果预防夜间低血糖,加餐热量不超过全日10%。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糖。建议配合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营养师指导下的医学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注意保持饮食记录与血糖监测的同步性,避免酒精摄入干扰血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