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尿液特点与血糖控制情况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尿糖阳性、尿量增多、尿比重升高、尿酮体异常、尿液泡沫增多。
血糖超过肾糖阈通常为8.9-10mmol/L时,葡萄糖从尿液中溢出形成尿糖。这种现象被称为渗透性利尿,是糖尿病未被控制的典型表现。尿糖检测可通过试纸法或实验室分析确认,但需注意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
高血糖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作用。患者每日尿量可达3000-5000ml多尿,夜间排尿次数增加夜尿。长期多尿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钾、血钠水平。
尿糖和酮体等溶质使尿液渗透压增高,尿比重常达1.025-1.035。但与脱水不同的是,糖尿病患者虽尿比重高但常伴多饮。动态监测尿比重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效果。
胰岛素缺乏时,脂肪分解产生酮体从尿中排出。酮尿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血糖>16.7mmol/L时,可能伴随烂苹果味尿液。尿酮体检测是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指标。
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微量白蛋白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形成细小泡沫。这种泡沫尿静置后不易消散,可能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ml,避免高糖高盐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出现尿液性状改变或泡沫尿持续不消时应及时就医。血糖控制良好者这些尿液异常可明显改善,证实规范治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