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外耳道湿疹可通过氧化锌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治疗,通常由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微生物感染、耳道潮湿、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氧化锌软膏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作用,适用于轻度外耳道湿疹。该药物能减少渗出,缓解瘙痒,促进皮肤修复。使用时需清洁患处后薄涂,避免接触眼睛。长期使用需警惕皮肤干燥。
低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中重度湿疹。该药物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红肿、黄色渗出。需短期间断使用,避免诱发真菌感染。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例。该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发挥作用,可能与特应性体质相关,常伴随耳周皮肤苔藓化。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灼热感,孕妇禁用。
莫匹罗星软膏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湿疹。微生物感染破坏皮肤屏障,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和疼痛。需与抗炎药物联合使用,疗程不超过7天,避免细菌耐药。
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可修复皮肤屏障功能。耳道潮湿导致角质层水分丢失,引发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建议沐浴后立即使用,配合避免挖耳等行为干预。
外耳道湿疹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洗发水、染发剂。日常可选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清洁,棉签仅用于吸收渗出液而非掏挖。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饮食注意减少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听力下降、剧烈疼痛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真菌性外耳道炎等继发病变。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瘙痒,夜间佩戴棉质护耳套防止无意识搔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