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老人骨质疏松可通过钙剂补充、维生素D摄入、抗骨吸收药物、适度运动、预防跌倒等方式治疗。老人骨质疏松通常由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钙质流失加速、长期缺乏运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每日需摄入1000-1200mg钙元素。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富含易吸收的乳钙,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芥蓝提供植物性钙源。碳酸钙、柠檬酸钙等补充剂适合胃酸分泌不足的老人,建议分次随餐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每日建议补充800-1000IU。日照不足者可选择维生素D滴剂,每周2-3次户外晒太阳15分钟能促进皮肤合成。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适用于肝肾功能减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浓度。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需空腹直立服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适用于绝经后女性,降钙素鼻喷剂能缓解急性骨痛。地舒单抗等生物制剂需皮下注射,适用于骨折高风险人群。
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能刺激骨形成,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轻量哑铃,重点锻炼脊柱和髋部肌群。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担,瑜伽改善平衡能力,所有运动需避免前屈和旋转动作。
居家移除地毯和电线等绊倒隐患,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选用硬底防滑鞋,夜间保持通道照明。使用髋部保护器降低骨折风险,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
骨质疏松管理需长期坚持营养、运动和药物综合干预。每日摄入300ml牛奶搭配豆制品,深色蔬菜和坚果提供镁、锌等微量元素。八段锦和平衡训练增强本体感觉,骨密度检测建议每年复查。突发剧烈背痛需警惕椎体骨折,及时就医进行椎体成形术等治疗。家属应参与防跌倒管理,社区可开展骨健康筛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