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尖锐湿疣属于性传播疾病,虽具有传染性和复发性,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其治疗方式包括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治疗,通常由HPV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不洁性行为、皮肤黏膜破损、间接接触感染等因素引起。
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型和11型感染引起,病毒侵入表皮细胞导致异常增生。治疗方法包括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或三氯醋酸溶液,同时需配合干扰素凝胶增强局部免疫。病毒潜伏期长,需坚持3-6个月随访。
艾滋病、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出现疣体泛发。除常规治疗外,需口服胸腺肽肠溶片或匹多莫德颗粒调节免疫,每日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保持7小时睡眠和适度运动有助免疫功能恢复。
多性伴或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治疗期间需严格禁欲,配偶同步检查。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祛除可见疣体后,联合5-氟尿嘧啶软膏预防复发。建议治愈后使用避孕套至少6个月。
肛周或外阴微小创面易成为病毒入侵门户。局部可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促进创面愈合,避免搔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炎症,再行冷冻治疗。
共用毛巾、坐便器等可能造成非性传播。确诊后需对贴身衣物煮沸消毒,浴室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巨大疣体需行电灼术或光动力治疗,术后每日用苯扎氯铵溶液冲洗创面。
患者应每日摄入300g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适量进食牡蛎等含锌食物。避免骑行等摩擦部位的运动,选择纯棉透气内衣。治疗期间每周复诊直至连续3个月无新发皮损,6个月未复发视为临床治愈。合并HIV感染或妊娠等特殊情况需转诊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