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压力、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腌制食品摄入。BMI超过24需通过合理膳食将体重降至正常范围,体重每下降1kg可使收缩压降低1mmHg。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采用DASH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增加全谷物、低脂乳制品、鱼类、坚果摄入,适量补充钾、钙、镁等矿物质。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等。药物选择需考虑患者合并症,糖尿病者优先选用ACEI/ARB类药物,老年患者可选用长效CCB。可能与动脉硬化、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
肝阳上亢型可用天麻钩藤饮,痰湿中阻型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耳穴压豆选取神门、心、肝等穴位,每周更换2次。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每次练习30-40分钟。可能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失眠等症状。
建立血压监测记录,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并记录。保持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压力,收缩压可降低4-8mmHg。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戒烟1年后冠心病风险降低50%。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若血压持续超过160/100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