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气血不足与高血压可能存在间接关联,气血不足可能由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慢性失血、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等因素引起,长期气血不足可能影响心血管功能。
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铁、叶酸等造血原料缺乏,可能引发贫血性循环代偿,增加心脏负荷。建议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红枣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配合适度有氧运动改善微循环。
长期超负荷工作会耗伤精气,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可能引起暂时性血压波动。需调整作息保证7小时睡眠,尝试八段锦、冥想等舒缓型运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女性月经过多或消化道出血等慢性失血会导致血容量不足,机体通过血管收缩代偿可能升高舒张压。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补充阿胶、龙眼肉等补血食材,血红蛋白低于90g/L需就医。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会影响气血生化,可能伴随体位性低血压与反应性高血压交替出现。中医调理可选用归脾丸,配合山药、茯苓等健脾食材,餐后30分钟避免立即活动。
中医理论中肝肾阴虚可能导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常见头晕耳鸣伴血压升高。可咨询中医师使用天麻钩藤颗粒,日常饮用菊花决明子茶,避免熬夜加重阴虚。
气血不足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当收缩压持续超过140mmHg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心内科就诊。日常饮食可增加红肉、樱桃、黑芝麻等补血食物,配合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睡眠时适当垫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冬季注意四肢保暖改善末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