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型与治疗方法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激光治疗、氩离子凝固术、光动力疗法等方式治疗。早期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黏膜内癌,通过内镜引导下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术前需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肿瘤浸润深度。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黏膜病变,可完整切除直径3厘米以内的病灶。该技术能提供完整病理标本,便于评估切除边缘。术中需注意出血和穿孔风险,术后需禁食24-48小时。

3、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主要针对浅表微小病灶,通过激光能量破坏肿瘤组织。Nd:YAG激光和半导体激光是常用类型,具有精确控制、出血少的优势。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内镜,监测有无复发。

4、氩离子凝固术:

氩离子凝固术适用于平坦型早期胃癌,通过电离氩气产生高温凝固肿瘤组织。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处理较大面积病变,但需多次治疗。治疗后可出现暂时性黏膜水肿和溃疡。

5、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联合光敏剂使用,选择性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高龄或手术高风险患者,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治疗后需避光48小时,可能出现皮肤光过敏反应。

早期胃癌患者术后需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羹、软烂蔬菜。避免腌制、烟熏、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监测病情变化。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