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及纤维钙化灶。

1、渗出性病变:

早期活动性病灶表现为云絮状模糊阴影,多见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X线显示边缘不清的斑片状浸润影,CT可见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区,提示肺泡内炎性渗出。这类病变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敏感,通常无需手术干预。

2、增殖性病变:

结核结节形成时呈现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阴影,直径约2-4mm。CT可见树芽征或小叶中心性结节,代表细支气管周围肉芽肿。伴随低热、盗汗等症状时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进行抗结核治疗。

3、干酪样坏死:

进展期出现密度不均的实变影,内部可见无结构坏死区。X线显示大片致密阴影伴虫蚀样透亮区,CT可清晰显示液化坏死灶。此类病变可能并发咯血,需警惕病灶侵蚀血管,必要时考虑肺叶切除术或空洞引流术。

4、空洞形成:

典型表现为薄壁或厚壁空洞,常见于上肺野。X线可见环形透亮区伴液平面,CT能准确评估空洞壁厚度及周围卫星灶。空洞型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需严格隔离并延长强化期治疗方案。

5、纤维钙化灶:

愈合期病灶呈条索状高密度影或斑点状钙化。X线显示边界清晰的致密影,CT值超过100HU。这类稳定病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复查排除复燃可能。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2-1.5g/kg,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康复期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咯血。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每3个月复查胸部CT直至病灶稳定。出现持续发热、痰中带血或体重骤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