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体重管理、疾病筛查、压力调节等方式预防,主要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相关。

1、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精制糖和高脂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豆类比例。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避免含糖饮料,用绿茶等无糖饮品替代。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拌,减少煎炸食品。

2、定期监测:

40岁以上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高风险人群每半年筛查,包括测量腰围、血压、血脂等指标。妊娠期需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检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体重管理:

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通过饮食热量计算和运动消耗制造200-500千卡/日的热量缺口。避免节食减肥,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

4、代谢调节:

可能与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肝脏糖异生增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困倦、皮肤瘙痒等症状。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阻抗训练每周2次,重点锻炼大肌群。

5、心理干预:

可能与慢性压力导致皮质醇升高、睡眠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烦躁、夜间易醒等症状。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影响褪黑素分泌。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机制,保持均衡饮食结构的同时,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低冲击项目。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限制酒精摄入每周不超过100克。烹饪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足部护理。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时及时检测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