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可以根治吗

5.46万次浏览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寒冷性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脱敏治疗等方式控制症状,但根治难度较大。该疾病通常由冷刺激诱发、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肥大细胞活化、组胺释放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治疗: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瘙痒和风团,需长期规律服用以预防发作。部分患者需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增强疗效。

2、免疫调节治疗:

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IgE抑制剂,该生物制剂能显著降低肥大细胞敏感性。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重症患者,但需监测肝肾毒性。免疫调节可能与Th2细胞因子失衡、IgE水平升高有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冷刺激后风团。

3、脱敏疗法:

通过渐进性冷暴露训练提高皮肤耐受性,从15℃温水开始逐步降低接触温度。该方法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诱发严重过敏反应。脱敏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配合光疗可增强疗效。

4、病因防护:

避免突然接触冷空气、冷水游泳等诱因,冬季注意穿戴保暖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8℃左右,从四肢远端开始渐进适应。遗传因素导致的寒冷性荨麻疹往往伴随家族过敏史,需特别注意防护。

5、并发症管理:

严重病例可能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冷球蛋白血症等疾病时,应同步治疗原发病。病程超过6周即转为慢性,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

患者需建立体温骤变预警机制,冬季外出前30分钟服用抗组胺药。日常可进行冷耐受训练如冷水洗脸从30秒逐步延长,配合维生素C、槲皮素等抗氧化剂辅助治疗。建议记录发作诱因与持续时间,定期复查过敏原与免疫指标。急性发作期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继发感染。游泳或滑雪等运动前需做好全面防护措施,必要时提前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严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