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痛可能由神经压迫、糖尿病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症、外伤性神经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原因引起。
椎间盘突出或骨刺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疼痛。长期不良姿势、肥胖会增加脊柱负担。物理治疗如牵引可缓解压迫,严重时需行椎间盘切除术或椎管减压术。
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微血管,导致四肢对称性刺痛。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甲钴胺、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症状,疼痛剧烈时使用普瑞巴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后,可能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急性期尽早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后期采用加巴喷丁联合局部辣椒素贴剂治疗。
骨折或手术可能直接损伤神经干,形成异常放电灶。神经修复术后配合电刺激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可调节痛觉传导。
自身免疫攻击神经髓鞘导致传导异常,表现为发作性电击样疼痛。免疫调节剂干扰素β-1a可延缓进展,巴氯芬缓解肌肉痉挛相关疼痛。
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三文鱼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摄入。避免酒精及高糖饮食加重神经损伤,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肌力下降需立即就诊神经内科。维生素B族与α-硫辛酸可作为辅助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