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痛可能由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病毒感染、椎间盘突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手术减压、神经阻滞、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外伤或压迫导致神经纤维结构破坏,常见于腕管综合征或骨折后神经卡压。表现为局部刺痛或灼烧感,可能伴随肌肉无力。治疗需解除压迫源,配合维生素B12营养神经。
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微血管,多发于四肢远端,呈现手套袜套样麻木。控制血糖为根本措施,可联合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药物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病毒侵袭神经节引发剧烈刀割样疼痛,皮肤可见簇状水疱。早期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疼痛期采用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调节神经传导。
髓核压迫脊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疼痛,咳嗽时症状加重。轻度病例通过牵引和甲钴胺改善,严重者需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攻击神经髓鞘,引发电击样阵发痛。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β可延缓进展,卡马西平能抑制异常神经放电。
日常需避免寒冷刺激,适量补充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神经血供,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肌力下降需立即就医。注意监测血糖血压等基础指标,睡眠时保持脊柱中立位减轻神经压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