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胃癌应该怎么做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自测胃癌可通过观察症状变化、粪便潜血检测、胃部不适记录、家族病史评估、胃蛋白酶原检测等方式初步筛查。胃癌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溃疡、高盐饮食、吸烟酗酒、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症状观察:

早期胃癌可能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建议每月记录症状频率和持续时间,若持续两周未缓解需就医。

2、粪便检测:

家用粪便潜血试纸可检测消化道出血,操作时需连续检测3天晨便,避开月经期。阳性结果可能提示胃黏膜损伤,但需结合胃镜确诊,该方法准确率约70%。

3、风险评估:

记录长期胃病史、直系亲属胃癌史、日常饮食偏好。高风险人群包括40岁以上男性、长期食用腌制品者、幽门螺杆菌带菌者,建议每年进行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检测。

4、体征监测:

触摸腹部是否有包块,观察是否出现贫血貌眼睑苍白、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晚期可能出现腹水导致腰围增大,自测时需测量晨起空腹腹围变化。

5、生物标记物:

家用胃功能检测试纸可通过唾液检测胃蛋白酶原,PGⅠ≤70μg/L且PGⅠ/PGⅡ≤3需警惕萎缩性胃炎。该方法不能替代胃镜,阳性者应进一步做碳13呼气试验。

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5g,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避免烫食和烈酒。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胃镜检查,高风险职业如化工厂工人需缩短筛查间隔。出现持续消瘦或呕血时需立即就诊,确诊胃癌后可通过根治性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治疗,化疗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