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常见诱因包括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及慢性肾病。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增加,但年轻人群因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提前发病。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病风险增加3-4倍。这类患者需从青年期开始定期监测血压,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长期高钠低钾饮食会破坏钠钾泵平衡,每日摄入超过12克盐的人群高血压风险增加75%。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每日食用500克新鲜蔬菜、200克低糖水果,适量摄入深海鱼类和坚果。
肥胖人群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和炎症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²,收缩压上升4-5mmHg。中心型肥胖者需将腰围控制在男性90cm、女性85cm以内,通过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减重。
持续心理应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儿茶酚胺持续分泌引发血压升高。长期失眠或焦虑人群舒张压平均高出正常值10-15mmHg,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减压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血压升高或药物控制效果差。肾血管性高血压多伴有腰部疼痛和血尿,内分泌性高血压常伴随低钾血症和肌无力。
各年龄段均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20岁以上建议每年测量血压1-2次。日常烹饪使用限盐勺控制钠盐,选择快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血压持续超过160/100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