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甲状腺肿瘤可能与高碘饮食有关,其他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辐射暴露、自身免疫疾病、激素水平异常。
长期过量摄入碘可能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异常增生,尤其沿海地区人群易因海产品摄入过量。建议通过尿碘检测评估摄入量,将每日碘摄入控制在150-600微克范围内。
约5%-10%甲状腺髓样癌与RET基因突变相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疾病也增加风险。基因检测可发现致病突变,携带者需每半年进行甲状腺超声监测。
儿童时期头颈部放射治疗会使甲状腺肿瘤风险提高12倍,核事故辐射区居民发病率显著增高。防护措施包括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必需检查时佩戴甲状腺防护铅围脖。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约5%会进展为淋巴瘤,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者肿瘤风险增加3倍。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与抗体水平,出现结节增大需穿刺活检。
TSH水平持续高于2.5mU/L时,甲状腺细胞分裂加速可能诱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患者应每年检查甲状腺,必要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调节激素。
日常需平衡碘摄入,避免紫菜、海带等高碘食物集中大量食用。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其中的硫苷酸盐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免疫功能,瑜伽等放松训练有助于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时应及时就诊,超声检查可区分结节性质,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