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与过敏存在包含关系但致病机制不同,荨麻疹是过敏反应的皮肤表现之一,过敏则涵盖更广泛的免疫应答异常。
荨麻疹特指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局限性水肿,表现为风团和瘙痒。过敏是机体对无害物质产生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可累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系统。
荨麻疹发病涉及组胺释放,肥大细胞活化途径包括过敏原接触IgE依赖和非免疫性刺激如冷热压力。过敏反应必须由特定抗原触发,需致敏期和激发期两阶段完成。
荨麻疹皮损呈鲜红或苍白色风团,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过敏除皮肤症状外,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喷嚏鼻痒、哮喘喘息胸闷、甚至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
慢性荨麻疹70%以上找不到明确诱因,物理刺激、感染更常见。过敏多由特定过敏原引发,如花粉、尘螨、坚果等,皮肤点刺试验可明确致敏物质。
荨麻疹首选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难治性病例使用奥马珠单抗。过敏需严格回避过敏原,严重反应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免疫脱敏治疗适用于尘螨过敏者。
饮食管理需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和高组胺食品海鲜、腌制品,急性发作期推荐低敏饮食米饭、青菜、苹果。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但运动诱发型荨麻疹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皮肤护理应使用温和无香精洗护产品,洗澡水温不超过38℃,发作期间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