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胰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胰腺癌通常与基因突变、慢性胰腺炎、吸烟、糖尿病、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根治性手术是早期胰腺癌的首选方案,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胰腺切除术等术式。手术适应症取决于肿瘤位置及分期,约15%-20%患者确诊时具备手术条件。术后需联合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AG方案或FOLFIRINOX方案是常用化疗组合。对于转移性胰腺癌,化疗可延长生存期3-6个月。化疗药物易引发骨髓抑制、神经毒性,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奥拉帕利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约5%-10%存在BRCA基因突变患者可从PARP抑制剂中获益。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MSI-H/dMMR型胰腺癌患者,但该亚型占比不足1%。肿瘤疫苗和CAR-T细胞疗法尚处临床试验阶段,远期疗效待进一步验证。
针对疼痛可选用阿片类镇痛药或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胰酶替代治疗可改善消化不良,胆道支架植入缓解梗阻性黄疸。营养支持优先选择肠内营养制剂。
胰腺癌患者需保证每日30kcal/kg热量摄入,优先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疼痛管理建议采用三阶梯镇痛方案,体力允许时可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出现持续体重下降、顽固性腹痛或黄疸加重需及时复查CT/MRI。治疗期间定期监测CA19-9指标变化,术后患者每3-6个月需进行随访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