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是否必须用药需根据分型及病情决定,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方式控制血糖。
1型糖尿病由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常用胰岛素包括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赖脯胰岛素25。患者需配合血糖监测与饮食管理,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糖化血红蛋白<7.5%且无并发症,可尝试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g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部分患者可通过减重5%-10%实现血糖逆转。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他常用药物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格列美脲、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肾功能、心血管风险等因素个体化选择。
当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口服药失效糖化血红蛋白>9%、急性感染或围手术期等情况时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需注意防范低血糖风险。
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通过延缓胃排空和促进胰岛素分泌降糖,兼具减重和心血管保护作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通过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适用于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这两类药物可作为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选择。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及并发症,每3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饮食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燕麦、藜麦,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少于14g/1000kcal。运动以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为佳,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所有用药方案均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调整,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