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肺癌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皮肤反应、消化道不适、心血管异常、肝功能损伤、血液系统异常等。

1. 皮肤反应:

靶向药物常引发皮肤干燥、皮疹、甲沟炎等反应。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可导致痤疮样皮疹,多出现在面部和躯干。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脱屑或瘙痒,需避免日晒并使用温和护肤品。

2. 消化道不适:

约50%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可能引起食欲减退和口腔溃疡。轻度腹泻可通过饮食调整缓解,严重时需暂停用药并补充电解质。

3. 心血管异常: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能导致高血压和蛋白尿。VEGFR抑制剂阿帕替尼会引发QT间期延长,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突发胸痛或心悸需立即就医。

4. 肝功能损伤:

转氨酶升高是常见实验室异常,奥希替尼等三代TKI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黄疸或右上腹痛,需每月检测肝功能指标。中度以上损伤需减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5. 血液系统异常:

部分药物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或中性粒细胞下降。MET抑制剂卡马替尼可能引起贫血,表现为头晕或活动后气促。定期血常规检查可早期发现骨髓抑制,必要时需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靶向治疗期间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剧烈运动但需维持每日步行锻炼,皮肤护理建议使用无酒精成分的保湿产品。所有副作用处理均需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Ⅲ级以上毒性反应需立即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