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肺癌手术切除可通过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可能对呼吸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手术通常由肿瘤位置、分期、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决定。
肺组织切除会直接减少肺泡有效面积,术后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血氧饱和度下降。肺功能检查常显示FEV1和DLCO指标下降,需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改善。
手术创伤会暂时抑制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降低,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开胸手术常导致术后慢性疼痛,可能与肋间神经损伤有关。药物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加巴喷丁或局部神经阻滞,物理治疗如经皮电刺激也有缓解作用。
全肺切除后肺动脉压力可能升高,增加右心负荷。术后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控制液体入量,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担。
约30%患者术后出现焦虑或抑郁,与身体形象改变、疾病预后担忧相关。认知行为疗法和团体心理支持能帮助适应新生活状态。
术后需长期随访胸部CT监测复发,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如鱼类、西兰花,避免生冷食物。运动从步行开始逐渐增加强度,6周内避免提重物。出现持续发热、咯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医。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寻求尼古丁替代疗法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