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肺癌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需根据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常见干预方式包括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定期随访。
Ⅰ期肺癌术后通常无需放化疗,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Ⅱ期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如低分化、脉管癌栓需考虑辅助化疗。Ⅲ期患者术后需联合放化疗,可能与肿瘤体积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有关,常表现为持续性咳嗽、胸痛等症状。
N0期无淋巴结转移者多采用观察随访。N1-N2期转移患者需联合放化疗,可能与癌细胞经淋巴管扩散有关,典型症状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常用化疗方案含顺铂、培美曲塞、吉西他滨等药物。
EGFR/ALK阳性患者可优先选择奥希替尼、克唑替尼等靶向治疗。PD-L1高表达者适用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靶向治疗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驱动基因突变状态。
切缘阳性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者需术后放疗,可能采用调强放疗或质子治疗。中央型肺癌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需警惕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需进行胸部CT复查,监测肿瘤标志物变化。长期吸烟者应配合戒烟干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加强呼吸功能锻炼。
术后饮食建议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每日补充30g以上膳食纤维。运动康复可采用八段锦、腹式呼吸训练,每周3-5次有氧运动。心理疏导需关注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超过10%或新发骨痛时应及时返院复查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