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腹腔转移后仍存在治疗可能,治疗方式包括姑息性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转移性胃癌通常与肿瘤分化程度低、腹膜种植转移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腹水、肠梗阻及消瘦。
部分患者可通过姑息性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缓解梗阻症状。手术需评估原发灶及转移范围,适用于体力状态评分较好、局部病灶引起机械性梗阻者。术后联合其他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通过加热化疗药物灌注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常用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奥沙利铂等。此法能控制恶性腹水增长,配合全身化疗可改善生活质量。治疗需在恒温设备下进行,需警惕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HER2阳性患者可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Claudin18.2靶点阳性者适用Zolbetuximab。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帕替尼可通过抑制肿瘤血供延缓进展。用药前需完善基因检测筛选获益人群。
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患者可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部分病例可实现肿瘤退缩,但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结肠炎、肺炎。联合化疗可提高客观缓解率。
恶性腹水患者需限钠并补充白蛋白,肠梗阻者需肠外营养支持。疼痛管理遵循三阶梯原则,常用羟考酮、芬太尼透皮贴。心理干预和症状控制对改善终末期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胃癌腹腔转移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流食为主,如营养粉冲剂、鱼肉粥等。每日适度床边活动有助于预防血栓。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每2个月复查CT评估疗效。疼痛评分≥4分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时应急诊就诊。虽然难以根治,但规范化治疗可持续18-24个月中位生存期,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如维迪西妥单抗为后续治疗提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