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脂蛋白a偏高可能由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失衡、缺乏运动、慢性炎症、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长期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脂蛋白a水平约70%受基因调控,LPA基因变异会导致肝脏合成过多。此类人群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仍可能偏高,需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PCSK9抑制剂、烟酸类药物或阿司匹林进行干预。
长期高脂饮食尤其是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刺激肝脏合成脂蛋白a。建议减少油炸食品、奶油制品摄入,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
缺乏运动导致脂代谢异常,每周15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比持续有氧运动更能降低脂蛋白a,但心功能不全者需医生评估。
牙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状态会升高脂蛋白a水平。控制炎症需治疗原发病,检测C反应蛋白指标,适量补充维生素D3和姜黄素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肾功能受损时脂蛋白a清除率下降,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糖尿病肾病或慢性肾炎患者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脂蛋白a偏高者需每3-6个月复查血脂四项,重点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500克蔬菜和200克低糖水果。运动建议每周3次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应激。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压维持在120-130/70-80mmHg。突发胸痛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