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的主要诱因,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为痛风。男性血尿酸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尿酸持续超过饱和浓度约420μmol/L并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时,可能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临床以血尿酸≥420μmol/L作为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但痛风发作需结合尿酸盐结晶沉积证据。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痛风风险越大。
此阶段仅有血尿酸升高而无症状,尿酸值常在420-540μmol/L波动。可能与高嘌呤饮食、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生理因素相关,需通过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等方式干预。
当血尿酸持续超过540μmol/L时,痛风5年发病率达22%。此时尿酸盐可能开始沉积在关节,但尚未引发急性炎症,建议限制酒精摄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排泄。
尿酸值突然波动易诱发痛风,典型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剧痛。发作时血尿酸可能正常或升高,需通过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控制炎症。
长期尿酸>600μmol/L可形成痛风石,伴随关节畸形和肾功能损害。需采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严重者需进行关节镜清理术或痛风石切除术。
控制尿酸需综合生活方式调整与医疗干预。每日嘌呤摄入应<200mg,避免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建议选择低脂乳制品、樱桃等有助降尿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急性发作期需制动关节。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更严格控制目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