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不会通过共用餐具传染,其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胃部慢性疾病及环境致癌物接触有关。
胃癌属于恶性肿瘤而非传染病,癌细胞无法通过碗筷接触传播。传染性疾病需具备特定病原体和传播途径,而胃癌不符合这些条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重要诱因,可能通过共用餐具传播。该菌会引发慢性胃炎,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癌变风险,但需配合胃黏膜病变才会发展成胃癌。
约10%胃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与CDH1等基因突变相关。这类人群胃黏膜对致癌因素更敏感,但需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发病。
长期摄入高盐腌制食品、烧烤类食物及霉变粮食,其中亚硝胺、苯并芘等物质会损伤胃黏膜。这种慢性刺激可能诱发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可能恶变,通常需要10-15年病程。此类患者需定期胃镜监测,与共用餐具无直接关联。
预防胃癌需定期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根除。日常避免过量摄入腌制食品,增加新鲜蔬果摄入。胃部不适持续两周以上建议胃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胃癌筛查。保持餐具清洁主要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对防癌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