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恢复期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预防血栓再次形成。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则阻断ADP受体。两者联用可降低复发风险,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肌痛或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和转氨酶。
合并高血压者需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建议<7%。
丁苯酞软胶囊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尼莫地平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这类药物适用于存在脑灌注不足的患者,可能引起面部潮红或低血压。
奥拉西坦、胞磷胆碱钠可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需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头颅MRI。出现头晕、肢体无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