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不同概念,前者为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后者为多种病因导致的类似症状群。
帕金森病主要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遗传因素占5%-10%。帕金森综合征则继发于脑血管病、药物副作用、中毒等明确诱因,如长期服用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可诱发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存在路易小体病理改变,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帕金森综合征无此特征,但可能伴随基底节区梗死、脑积水等结构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可见相应异常。
两者均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但帕金森综合征更易早期出现平衡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非运动症状,且对左旋多巴制剂反应较差,症状进展更快。
帕金森病需符合UK脑库诊断标准,排除继发因素。帕金森综合征需通过病史采集、血液检测、头颅MRI等明确原发病因,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有特定诊断标准。
帕金森病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普拉克索、恩他卡朋。帕金森综合征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需控制血压血糖,药源性者需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平衡训练,饮食注意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建议定期神经科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需监测原发病控制情况。症状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