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肺癌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取决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身体状况,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肿瘤局限于肺部未转移、心肺功能达标、无严重基础疾病、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受性良好。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Ⅱ期是手术首选适应症,肿瘤直径≤5cm且未侵犯主支气管或纵隔淋巴结。ⅢA期部分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可能获得手术机会,需通过PET-CT和纵隔镜明确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和鳞癌手术效果较好,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患者通常不适合手术。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需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明确病理。
术前需评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5L、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40%,心脏射血分数>50%。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进行爬楼试验,能登3层楼提示耐受性好。
未控制的糖尿病、重度高血压或心功能Ⅲ级以上患者需谨慎评估。凝血功能障碍者需纠正INR值至1.5以下,近期心梗患者需稳定6个月后再考虑手术。
肺叶切除术是标准术式,胸腔镜手术创伤更小。中央型肺癌可能需全肺切除,机器人辅助手术适合解剖复杂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肺漏气、心律失常和肺炎,发生率约15-20%。
术前需戒烟4周以上并进行呼吸训练,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降低血栓风险。建议每日补充1.2g/kg优质蛋白,逐步进行6分钟步行训练。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Ⅰ期患者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持续5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