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预防糖尿病可通过饮用绿茶、乌龙茶、桑叶茶、苦荞茶、普洱茶等辅助调节血糖。茶多酚、多糖类物质等成分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糖分吸收等机制发挥作用。
绿茶富含儿茶素类化合物,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EGCG可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建议每日饮用3-4杯无糖绿茶,避免睡前饮用影响睡眠。
半发酵工艺使乌龙茶含有茶黄素等特殊成分,研究显示其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福建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饮用乌龙茶人群糖尿病发病率较低。
桑叶含1-脱氧野尻霉素DNJ生物碱,能竞争性抑制小肠刷状缘的α-糖苷酶。临床试验表明每日饮用桑叶茶可使餐后血糖峰值降低15%-20%,建议选用霜降后采摘的老叶制作茶饮。
苦荞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和槲皮素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西藏地区研究显示苦荞茶饮用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注意选择未添加糖分的纯苦荞茶。
普洱茶发酵过程产生的茶褐素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糖代谢。糖尿病患者连续饮用普洱熟茶3个月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提高约12%,建议选择陈化3年以上的熟普洱。
饮用降糖茶饮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浓茶,每日总量控制在1000ml以内。配合每日30分钟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定期监测血糖指标。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已确诊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茶饮不能替代降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