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意思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其水平异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

1、代谢产物:

同型半胱氨酸由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在体内代谢产生,需要维生素B6、B12和叶酸参与其进一步转化。当这些辅因子缺乏时,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中蓄积。

2、健康指标:

正常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应低于15μmol/L。轻度升高15-30μmol/L可能与营养缺乏有关,重度升高>100μmol/L可能提示遗传性代谢疾病。

3、病理关联: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其水平升高还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妊娠并发症等疾病有关。

4、检测意义:

临床通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风险人群包括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及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5、干预措施: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方法是补充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维生素B6和B12。日常饮食中应增加绿叶蔬菜、全谷物和动物肝脏等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至关重要。建议每日摄入400μg叶酸,适量有氧运动每周3-5次,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对于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补充剂,并定期监测血液指标。烹饪方式建议多采用蒸煮避免高温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