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特征为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可能由基因突变、电离辐射暴露、慢性抗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约50%患者存在染色体易位或拷贝数异常,常见如t4;14、del17p等。这些突变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调,促使浆细胞恶性转化。早期可通过FISH检测明确分子遗传学异常。
长期接触放射线会损伤DNA修复机制,广岛核爆幸存者发病率显著增高证实该关联。职业暴露人群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血清蛋白电泳。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风险增加2-3倍,持续抗原刺激使浆细胞异常活化。控制基础炎症疾病可降低恶变概率。
HI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患者发病率升高,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使恶性克隆逃逸。定期筛查M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
一级亲属患病者风险增加4倍,某些HLA基因型如HLA-Cw5与发病相关。建议高危家族成员每年检测血清游离轻链比值。
患者需保持每日1.5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乳清蛋白和深海鱼。适度抗阻训练可预防骨质流失,推荐每周3次30分钟太极拳或水中运动。监测肾功能时需控制24小时尿蛋白<1g,骨痛症状加重应立即进行全身骨扫描评估病理性骨折风险。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护理预防带状疱疹复发,维持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⁹/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