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能引起腿疼,常见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风险增加、关节退行性变和肌肉代谢异常。
长期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导致下肢刺痛、麻木或灼烧感,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夜间加重,可能伴随感觉减退。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药物可选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或度洛西汀缓解疼痛。
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下肢缺血性疼痛,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可能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扩血管治疗如西洛他唑或血运重建手术改善循环。
高血糖环境易继发足部感染,引发红肿热痛。常见于微小伤口未及时处理,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需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截肢。
糖尿病性骨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僵硬疼痛,与糖基化终产物沉积相关。表现为夏科氏关节病或骨质疏松,需通过负重调整和镇痛管理缓解症状。
胰岛素抵抗影响肌肉能量代谢,可能引起乳酸堆积性酸痛。适度有氧运动结合血糖监测可改善症状,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出现腿疼需监测血糖波动,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建议低GI饮食如燕麦、藜麦,配合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疼痛持续或伴随溃疡发热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神经电生理或血管造影等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