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红斑狼疮怎么治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全身性红斑狼疮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血浆置换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方式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异常、感染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减轻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

2、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常用于中重度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化,降低疾病活动度,但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3、生物制剂治疗:

生物制剂靶向作用于特定免疫分子,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贝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可精准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全身性损伤,但价格较高且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4、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通过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快速缓解重症症状。该方法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如狼疮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血浆置换需配合其他治疗,效果短暂且存在出血和感染风险。

5、干细胞移植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重建免疫系统,适用于难治性全身性红斑狼疮。该治疗可诱导长期缓解,但存在移植相关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干细胞移植需严格评估适应症,通常在传统治疗无效时考虑。

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需长期规律随访,定期监测疾病活动度和器官功能。日常注意防晒,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营养,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度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保持良好心态。出现发热、皮疹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