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红斑狼疮早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通常与光敏感、皮疹、免疫异常、血管炎、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约6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紫外线敏感。日光暴露后,面部、颈部和手臂等暴露部位可能出现红色斑疹伴瘙痒,类似晒伤反应。建议使用SPF50+物理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和长袖衣物。
典型面部蝶形红斑约见于45%患者,鼻梁和双颧部出现对称性红斑,部分伴随轻度瘙痒或灼热感。皮疹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需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局部可涂抹他克莫司软膏。
25%患者出现环形或丘疹鳞屑性皮疹,好发于躯干和上肢。这种非瘢痕性皮损常伴中度瘙痒,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基底层液化变性。润肤剂联合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缓解症状。
小血管炎症可导致四肢末端紫癜样皮疹,按压不褪色,可能伴疼痛性瘙痒。皮肤活检可见免疫球蛋白沉积,需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严重者需使用羟氯喹或硫唑嘌呤控制免疫反应。
部分治疗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发药疹伴瘙痒。需与疾病活动度鉴别,停药后症状多可缓解。记录用药史并监测血常规有助于判断病因。
红斑狼疮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日常推荐低糖抗炎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规律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监测血沉和补体水平。出现持续瘙痒合并关节痛、发热时需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