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脚上长鸡眼可能由长期摩擦压迫、足部畸形、鞋子不合脚、行走姿势异常、皮肤角质增厚等原因引起。
足部反复机械性摩擦是鸡眼最常见诱因。高跟鞋、尖头鞋等前掌压力集中,或长期赤足行走导致局部皮肤角质层代偿性增生形成硬核。建议更换宽松软底鞋,使用硅胶减压垫减少受力。
拇外翻、锤状趾等骨骼变形会使足趾异常受力。这种持续压力刺激可能与跖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有关,通常伴随行走疼痛症状。定制矫形鞋垫可改善生物力学分布。
过紧鞋袜直接挤压脚趾关节,劣质鞋底缓冲不足会加剧地面反作用力。选择透气网面运动鞋,鞋头预留1cm空隙,避免合成材料导致足部潮湿摩擦。
内八字、拖步等不良步态改变足底压力分布。足弓塌陷者第二三跖骨头区域易发鸡眼,常伴有胼胝体形成。步态训练结合足弓支撑器可缓解症状。
糖尿病、银屑病等疾病可能引起皮肤过度角化。这种病理性增厚通常呈现黄色半透明状,核心深入真皮层。需治疗原发病,尿素软膏辅助软化角质。
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泡脚后使用浮石轻柔去除死皮。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避免同一双鞋连续穿着超过两天。鸡眼贴含水杨酸成分可促进角质溶解,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禁用。若鸡眼出血、化脓或三个月未改善,需皮肤科进行冷冻或手术切除。规律进行足底按摩和脚趾伸展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