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细菌性龟头炎与霉菌性龟头炎在致病微生物、症状表现、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主要区别包括病原体类型、分泌物特征、伴随症状、易感因素及用药选择。
细菌性龟头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霉菌性龟头炎则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导致,属于机会性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滥用抗生素者。两者需通过分泌物镜检或培养明确诊断。
细菌感染常见红肿、脓性分泌物及疼痛性溃疡,可能伴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霉菌感染以豆腐渣样白色分泌物、剧烈瘙痒及边缘清晰的灼红斑为主,易出现环状脱屑,偶有尿道口灼热感。
细菌感染与包皮过长、局部卫生不良或性接触传播相关。霉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未控制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人群,配偶有霉菌性阴道炎时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细菌性龟头炎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严重时口服头孢克肟。霉菌性感染首选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反复发作可口服氟康唑,配偶需同步治疗。
细菌感染预防强调每日清洗包皮垢、避免不洁性行为。霉菌感染需控制血糖、勿滥用抗生素,内裤应高温烫洗,保持患处干燥透气,性交时建议使用避孕套。
两类炎症均需保持生殖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化脓等表现时需及时就诊,糖尿病合并霉菌感染患者应监测血糖水平。日常选择棉质宽松内裤,避免局部湿热环境滋生微生物,合并包皮过长者可考虑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