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儿童脑炎可通过观察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脊液分析和病原体检测等方式判断。
儿童脑炎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会表现出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炎类型和受累脑区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异常。电解质检查有助于排除代谢性疾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某些病毒性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指标需动态观察其变化趋势。
头颅CT可快速排除颅内出血等急症,但对早期脑炎敏感性较低。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脑实质病变,T2加权像可见异常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缺血改变敏感。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脓肿等占位性病变。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测是重要诊断手段。典型改变包括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而糖含量正常或降低。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包括涂片染色、培养和PCR检测,可明确致病微生物。检查前需评估颅内压增高风险。
通过血清学检测、脑脊液PCR或二代测序技术可确定病原体类型。常见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细菌性脑炎需进行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自身免疫性脑炎需检测相关自身抗体。
儿童脑炎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日常护理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恢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康复锻炼。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性脑炎的有效措施,包括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