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儿童脑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康复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或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
病毒性脑炎需早期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脑脊液病毒PCR检测可辅助诊断。部分患儿需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性脑炎需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利妥昔单抗或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可能与抗NMDA受体抗体或抗MOG抗体相关,常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血浆置换适用于重症患者。
化脓性脑膜炎需经验性使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可能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有关,典型症状为高热、颈强直。细菌培养阳性后需调整敏感抗生素。
脑水肿患者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癫痫发作时静脉注射地西泮。可能出现脑疝、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重情况,需ICU监护下的机械通气和循环支持治疗。
急性期后需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认知康复及语言治疗。约60%病毒性脑炎患儿可完全恢复,遗留障碍者需长期随访。疫苗接种可预防乙型脑炎等特定类型。
治疗期间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逐步恢复适龄运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MRI评估预后,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情绪障碍。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模糊或肢体瘫痪加重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