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室性早搏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方式治疗。室性早搏通常由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脏兴奋性,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mg以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吸烟者需逐步戒烟,尼古丁戒断期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
低钾血症患者可通过食用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补充,严重者需静脉补钾。低镁血症可能与利尿剂使用有关,可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需每3个月复查,长期使用利尿剂者应联合保钾利尿剂。
冠心病患者需规范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配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ml以内,同时监测体重变化。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初始剂量12.5mg每日两次。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QRS波时限。胺碘酮作为二线用药,使用前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胸片。
射频消融术对右室流出道起源的早搏成功率可达85%,需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心室同步性。ICD植入适用于猝死高风险患者,需定期检测设备功能。
室性早搏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太极拳和瑜伽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出现头晕黑朦或胸痛加重时应立即心内科就诊,长期频发早搏者建议每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