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发烧的四个阶段

杨小凡 主任医师

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甲流发烧通常经历潜伏期、前驱期、发热期、恢复期四个阶段。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体温波动与全身症状变化。

1、潜伏期:

病毒感染后1-3天内无显著症状。病毒在呼吸道黏膜复制但未引发免疫反应,此阶段具有传染性但难以察觉。接触患者后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前驱期:

发病初期出现畏寒、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体温开始轻度升高至37.5-38℃,伴随乏力、头痛等流感典型前驱表现。病毒量在此阶段达到峰值。

3、发热期:

体温迅速升至39-40℃并持续3-5天。出现明显寒战、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眼眶胀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此阶段传染性最强。

4、恢复期: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全身症状缓解但遗留乏力感。呼吸道症状可能持续1-2周,咳嗽症状消退较慢。病毒排出量减少但仍需注意隔离防护。

甲流病程中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水分摄入,选择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发热期每4小时监测体温,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7-8小时睡眠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并发症预防。居家隔离期间需单独使用餐具并每日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