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视网膜脱落早期可能出现飞蚊症加重、闪光感、视野缺损、视物变形、视力骤降、色觉异常、眼球运动疼痛、眼压异常、夜间视力下降、对侧眼代偿性症状等十大征兆。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玻璃体后脱离时,患者眼前会出现突然增多的黑色点状或线状漂浮物。这是由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导致出血或色素细胞脱落,属于视网膜裂孔的高危信号。需通过散瞳眼底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
视网膜受到机械性刺激时,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闪电样光点,尤其在眼球转动或黑暗环境中更明显。这种光幻觉是视网膜受牵拉产生的异常电信号,常见于视网膜周边部出现撕裂或马蹄形裂孔。
当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时,相应区域的视野会出现幕布状遮挡。缺损范围多从周边开始向中心扩展,可通过视野计检查明确脱落范围,常见于高度近视或外伤后患者。
黄斑区视网膜脱离时,中央视力会出现扭曲变形,表现为直线变弯、物体大小改变等症状。阿姆斯勒方格表检查可发现线条扭曲,提示黄斑区感光细胞层发生位移。
视网膜大面积脱离时,视力可能在数小时内急剧下降至手动或光感。这是由于感光细胞失去色素上皮层的营养支持,需紧急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复位视网膜。
视网膜脱离会影响视锥细胞功能,患者可能感觉颜色饱和度下降或出现色觉偏差。通过色觉检查可发现红绿色分辨能力降低,常见于累及后极部的视网膜脱离。
部分患者在眼球转动时会出现牵拉性疼痛,这是由于玻璃体条索牵引视网膜或眼外肌代偿性收缩所致。需通过B超检查排除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眼压降低,表现为眼球变软。但若伴有脉络膜脱离或新生血管青光眼时,眼压反而会升高。需每日监测眼压变化指导治疗。
视网膜杆状细胞功能受损时,患者暗适应能力明显减退,表现为夜间视物困难。可通过暗适应计检查评估视杆细胞功能状态。
单眼视网膜脱离时,健康眼可能出现过度调节症状如视疲劳、重影等。这是因为大脑需要重新建立双眼协同功能,此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也较高。
视网膜脱落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减少低头动作以防脱离范围扩大。饮食需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元素,如胡萝卜、蓝莓、深海鱼类等。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高度近视者需避免眼部撞击。若出现突发视力变化,应立即平卧并联系眼科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