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与癌症并无直接必然联系,胃食管反流病发展为癌症的概率较低。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由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食管炎、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但发展为癌症的比例仅为少数。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胃酸逆流。胃食管反流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食管黏膜损伤,但发展为癌症的概率极低。
长期胃酸反流可能导致食管炎,表现为食管黏膜炎症。食管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炎症,但仅少数患者会进展为巴雷特食管,而巴雷特食管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巴雷特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食管下段黏膜发生化生。巴雷特食管患者有较高的风险发展为食管腺癌,但整体比例仍然较低,大多数患者不会进展为癌症。
胃食管反流病发展为食管癌的风险主要与巴雷特食管相关。巴雷特食管患者中,仅有少数会进展为食管癌,且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癌症风险。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高脂肪饮食、减少咖啡因摄入等可有效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可改善反流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睡前进食。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减少反流症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食管病变,及时干预可有效预防癌症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