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通常在12-14岁,此时恒牙已基本萌出且颌骨发育可塑性较强。
此阶段主要针对地包天等颌骨发育问题,可通过活动矫治器进行早期干预。乳牙期矫正能利用儿童颌骨生长潜力,避免后期复杂治疗。需注意每3个月复查一次,矫治器每天佩戴不少于12小时。常见干预手段包括前导斜面导板、颌垫舌簧等,需配合咀嚼训练。
适合存在严重牙弓狭窄或牙齿拥挤的情况,可采用扩弓器或部分固定矫治。此阶段干预能利用混合牙列期的生长改良机会,减少恒牙期拔牙概率。治疗期间需定期调整扩弓力度,同时注意口腔清洁,避免牙龈炎症。功能性矫治器如Twin-block适用于下颌后缩病例。
绝大多数错颌畸形在此阶段治疗效果最佳,传统金属托槽矫正约需1.5-2年。固定矫治能精确控制牙齿三维移动,配合头帽等口外装置可矫正骨性畸形。治疗中需避免啃咬硬物,每4-6周复诊加力。对于骨性II类患者,可结合微种植体进行支抗控制。
18岁后仍可进行正畸治疗,但需更长时间(2-3年)。成人骨代谢较慢,可能需配合骨皮质切开术加速牙齿移动。隐形矫治技术适用于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需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存在牙周疾病者需先控制炎症,严重骨性畸形可能需正颌手术联合治疗。
矫正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牙槽骨改建,避免黏性食物损坏托槽。每日使用冲牙器和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正畸结束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不同错颌类型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需由正畸医师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后制定个性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