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不会自愈。该疾病属于激素依赖型慢性炎症,病灶会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粘连,需医学干预控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灶分布分为四期。Ⅰ期表现为轻微盆腔粘连,卵巢表面可见小病灶;Ⅱ期出现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小于3厘米;Ⅲ期囊肿增大至3厘米以上,伴随直肠子宫陷凹封闭;Ⅳ期病灶广泛浸润肠道、输尿管等器官。早期患者可能仅有痛经症状,晚期可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痛。疾病进展速度因人而异,但未经治疗时多数会逐渐加重。
药物治疗以抑制雌激素为核心,常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三烯酮或复方口服避孕药。手术治疗适用于囊肿较大或不孕患者,通过腹腔镜剥离异位病灶。术后五年复发率约20%-40%,需长期管理。妊娠或绝经后病灶可能萎缩,但生育期女性自愈概率极低。合并子宫腺肌病者预后更差。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黄体破裂,经期禁用盆浴。推荐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每周3次有氧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瑜伽等舒缓运动有助于缓解疼痛。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能减轻焦虑情绪。定期妇科检查与超声监测必不可少,出现排尿困难或肠梗阻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