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怀孕,但受孕难度可能高于健康人群。该疾病可能导致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异常等问题,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备孕,仍有自然妊娠机会。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干扰生育:机械性阻碍(如输卵管粘连)、卵巢功能异常(卵泡发育受阻)及盆腔微环境改变(炎性因子影响受精卵着床)。轻度患者可能仅存在盆腔微小病灶,而重度患者常见巧克力囊肿或广泛粘连。临床数据显示,约30%-50%的患者合并不孕,但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分期标准,Ⅰ-Ⅱ期患者建议尝试自然受孕6-12个月,配合超声监测排卵;Ⅲ-Ⅳ期患者建议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术后6个月为黄金受孕窗口期。合并输卵管阻塞者需考虑试管婴儿技术。药物治疗方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抑制病灶活性,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成功妊娠后需警惕流产、早产风险,建议每4周进行产科超声评估胎盘功能。孕期激素变化可能使异位病灶暂时萎缩,但约20%患者产后可能出现症状复发。哺乳期结束后需继续随访,必要时使用地诺孕素等药物预防复发。
日常管理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饮食增加深海鱼、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红肉及反式脂肪摄入;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备孕期间可每日监测基础体温,配合生殖专科医生进行卵泡监测。心理方面建议参加正念减压课程,配偶共同参与治疗决策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术后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CA125及盆腔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