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不会伴随明显疼痛。这种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区域,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反应性表现。
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且质地较硬。这种肿大通常对称分布,触诊时活动度良好,表面皮肤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能逐渐增大或融合,但疼痛感仍不明显。若突发局部剧痛,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或淋巴瘤等并发症。
当淋巴结出现显著疼痛时,更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常伴压痛和皮肤发红;结核性淋巴结炎多呈串珠样改变并可能破溃;恶性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后期可能出现钝痛。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更易合并这些继发病变,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艾滋病患者日常需监测淋巴结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维持免疫功能。出现淋巴结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破溃或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规范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