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患者不一定持续出血,出血情况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大量出血。
宫颈癌早期常见接触性出血,表现为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此时肿瘤局限于宫颈上皮层,未侵犯深层组织,血管破坏较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带血丝或月经间期点滴出血,这种间断性出血容易被误认为月经紊乱。通过宫颈癌筛查可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干预能有效阻断疾病进展。
肿瘤侵犯宫颈间质层后,出血频率和量会显著增加。临床常见持续淋漓不尽的阴道流血,血液可能混有坏死组织并伴有恶臭。当癌灶侵蚀大血管时,可能突发致命性大出血。此时常伴随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等压迫症状,以及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病理类型中鳞癌更易出现溃疡性出血,腺癌则常见黏液血性分泌物。
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期可能出现短暂出血。放疗期间因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可能加重出血症状,但随着治疗推进会逐渐改善。复发患者常见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出血,需采用介入栓塞等姑息治疗。治疗后异常出血可能提示病灶残留或复发,需及时进行阴道镜和影像学评估。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建议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盆腔检查,治疗后前2年每3个月随访1次。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