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短效避孕药事后服用需在72小时内完成,越早服用避孕效果越好。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无法作为常规避孕方式频繁使用。
短效避孕药用于事后紧急避孕时,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或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通过延迟排卵使精子失去受精机会,米非司酮则直接阻断孕激素受体干扰受精卵着床。药物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首剂服用时间距性行为间隔越短,避孕成功率越高,最佳效果出现在24小时内。超过72小时服药则避孕失败率显著上升。
24小时内服药避孕成功率可达95%,48小时内降至85%,72小时内约为58%。药物对已发生的排卵无效,若服药时已排卵则可能避孕失败。多次无保护性行为需在每次行为后单独服药,不能通过单次大剂量覆盖多日风险。服药后再次发生性行为仍需采取屏障避孕措施。
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宜超过3次,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乳房胀痛,通常2-3天自行缓解。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哺乳期妇女需暂停哺乳3天。服药后月经推迟1周以上需排除妊娠可能。
紧急避孕药不能替代常规避孕措施,建议健康育龄女性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等长期避孕方法。服药后应注意观察月经情况,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摄入酒精减轻肝脏负担。若出现严重腹痛或持续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监测基础体温等方式掌握生育规律。